蛀食性害蟲玉米象的特征和習性
文章出處:
網責任編輯:
閱讀量:
發表時間:2022-11-15 06:30:01
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(圖一)
英文名:maize weevil
分類地位:鞘翅目Coleoptera象甲科Curculionidae
玉米象
圖一 玉米象 1.成蟲 2.雄蟲陽莖 3.雌蟲“Y”形骨片 4.幼蟲 5.幼蟲頭部正面
形態特征:成蟲體長3~5mm,圓筒形,全體銹褐色至暗褐色,甚至黑色,背面稍有光澤。頭部向前延伸呈象鼻狀,稱此為“喙”。雄蟲的喙短粗,表面粗糙;雌蟲的喙比較細長,表面光滑。觸角膝狀,無刻點,柄節長大,第三節與第四節長度之比約為5:3;端節呈長橢圓形,實際由第8、9兩節好似愈合而成,故看起來象由8節組成似的。前胸背板端緣較后緣狹,與頭部相連接的部分呈一窄領狀,中央稍向后方凹入。在領狀的后緣生有刻點,呈一橫列,并生有,淡黃色葉狀毛。整個前胸背板布著圓形刻點。鞘翅長形,后緣細而尖圓。兩鞘翅刻點和隆起線不明顯,約有13條縱刻點行。每鞘翅基部和端部各有一個橙黃色黃色的橢圓形斑紋。后翅發達,膜質透明。足3對,前足最粗大,次之為后、中足。各節以腿節最粗,特別是前足腿節。跗節5節,第一、二等長,第三節2裂,第四節微小隱于第三節背面的凹陷內,第5節細長,具2爪。
雄蟲外生殖器陽莖表面幾乎扁平,但中間有一條縱隆脊,脊兩測各有1條明顯的縱溝。因此,陽莖橫切面呈“山”字形陽莖基片呈長三角形。雌蟲外生殖器的“Y”形骨片兩臂較狹長,略向內彎。臂的頂端略尖。幼蟲體長3~4mm,體肥胖,背隆起,無足,腹部底面平坦,除頭部有色澤外,胸腹部均為乳白色。頭部呈橢圓形,但上方略為細小,有光澤。內隆脊長度超過額長1/2,端部寬,基部細,上顎其明顯的端齒2個胸、腹部背面除前胸無橫皺外,其余各節至少具橫皺1條,而其中1、2、3腹節各具橫皺2條,各被橫皺劃為三部分,尾節小而不明顯,腹部各節的兩側均有縱皺,第1、2節有2條,第3節3條,以后各節均為5條,而尾節及其相連的則不明顯。
生活習性:在我國北方地區一年發生1-2代,在中原地區3~4代,亞熱帶地區可達6~7代。主要以成蟲越冬。當氣溫下降到15℃以下時成蟲不再活動。成蟲用喙在糧粒表面做卵窩,每個卵窩內產1粒卵,然后用黏液封口。卵期一般為3~16d,幼蟲期13~28d,前蛹期1-2d,蛹期4~12d。幼蟲有4齡。在27℃及66%~72%相對濕度下,1~4齡幼蟲的歷期分別為3.6d、4.7d、4.8d、5d玉米象發育的溫度范圍為17~34℃,最適溫為27~31℃;發育的相對濕度范圍為45%~100%,最適相對濕度為70%。
與米象相比,玉米象的抗寒力比較強。因此,該種在我國的分布大大向北伸延。據Bodonhoino推測,在月平均溫為3℃的地區米象的生存即受到限制從食性上比較,玉米象喜食大粒谷物,如玉米;而米象則喜食小粒谷物,如大米。從行為上比較,玉米象更善飛,而米象較少飛翔。
經濟意義:玉米象為儲糧的頭號大害蟲,對多種谷物及加工品、豆類、油料、干果、藥材均造成嚴重危害。在適宜的條件下,糧食儲藏期所造成的重量損失在3個月內可達11.25%,6個月內可達35.12%。
分布:世界大多數國家和地區,據報道,僅發現米象而無玉米象的國家有:阿爾及利亞、阿拉伯國家、多米尼加、埃及、厄瓜多爾、危地馬拉、伊拉克、黎巴嫩、斯里蘭卡、智利、塞浦路斯、巴布亞新幾內亞、尼加拉瓜、巴拉圭、索馬里、津巴布韋、利比亞、毛里求斯、摩洛哥西班牙、瑞典、土耳其;國內各省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