蚊子的習性和特征?
文章出處:
網責任編輯:
閱讀量:
發表時間:2022-10-12 06:30:01
蚊子的習性和特征
蚊子
簡介/蚊子
蚊子(mosquito),屬于昆蟲綱雙翅目蚊科,全球約有3000種。是一種具有刺吸式口器的纖小飛蟲。通常雌性以血液作為食物,而雄性則吸食植物的汁液。蚊子自帶殺毒器官,無法通過叮咬傳染病毒,吸血的雌蚊是登革熱、瘧疾、黃熱病、絲蟲病、日本腦炎等其他病原體的中間寄主。除南極洲外各大陸皆有蚊子的分布。其中,以按蚊屬、伊蚊屬和庫蚊屬最為著名。
生活習性/蚊子
蚊子是屬于昆蟲。生活史可分成四個階段:
1.卵:
蚊子的卵根據種類的不同可能產在水面、水邊或水中三種不同的位置,水面上的如按蚊和家蚊,水邊的如伊蚊。按蚊和家蚊約在二天內孵化,而伊蚊則在三至五天。
2.幼蟲:
蚊子的幼蟲稱為孑孓。孑孓用吸管呼吸。身體細長,呈深褐色,在水中上下垂直游動,以水中的細菌和單細胞藻類為食,呼吸氣。如庫蚊(家蚊)的孑孓尾端具有1條長呼吸管,管端為呼吸器的開口,呼吸時,身體與水面成一角度,使呼吸管垂直于水面,攝食有機物及微生物,口的刷毛會產生水流,流向嘴巴;按蚊(瘧蚊)無呼吸管,孑孓尾端的呼吸器開口于身體表面,呼吸時,身體與水面平行。這個時期維持10~14天以后,孑孓經4次蛻皮后發育成蛹,由蛹再羽化為成蚊。
3.蛹:
蛹的形狀從側面看起來成豆點狀。不攝食,但可在水中游動??康谝粚粑呛粑?。經二天完全成熟。
4.成蟲:
新出生的蚊子在翅膀沒有硬(羽化)之前無法起飛。雄蚊在羽化后24小時之內其腹節第八節以后全部反轉180°完成交配姿勢。交配的動作因種類而有不同,有的黃昏時刻在田野廣曠或草地之處形成蚊柱作群舞。
蚊柱不一定單純由一種雄蚊聚集而成,往往有幾種不同蚊種集合而成。此時雌蚊見到群舞光景,就飛近蚊柱與同種雄蚊交配離去。交配通常需要10~25秒。雌蚊一生只交配一次,交配后由雄性副腺分泌的液體,形成交配栓于雌性交配孔內,但逐漸溶解,約于24小時后完全消失。一生只交配一次,后其一生(90多天后)產下的卵尚可受精。
形態特征/蚊子
頭部
似半球形,有復眼和觸角各1 對,喙1 支。觸角(Antenna)有15 節:第一節稱柄節(Scape),第二節稱梗節(Torus),第三節以后各節均細長稱鞭節(Flagellum)。各鞭節輪生一圈毛,雌蚊的輪毛短而稀,雄蚊的輪毛長而密。在雌蚊觸角上,除輪毛外,還有另一類是短毛,分布在每一鞭節上,這些短毛對空氣中化學物質的變化產生反應,對二氧化碳、乳酸等化合物和濕度尤其敏感,起尋找吸血對象作用的是短毛,而不是復眼。
胸部
分前胸、中胸和后胸,每胸節有足1 對,中胸有翅1 對,后胸有1 對平衡棒,中胸、后胸各有氣門 1 對。中胸特別發達,其背板幾乎占據全胸背,由前而后依次為盾片、小盾片及后背片。庫蚊和伊蚊的小盾片呈葉狀,緣毛在凸葉上,按蚊的小盾片后緣呈弧形,緣毛分布均勻。蚊翅窄長,膜質。翅脈簡單,縱脈各分兩支,其馀縱脈均不分支。翅脈上復蓋鱗片,翅的后緣有較長的鱗片,稱翅?。翅鱗可形成麻點、斑點或條紋,在按蚊的分類方面是一重要依據。蚊足細長,分別稱前足、中足和后足。足上常有鱗片形成的黑白斑點和環紋,為蚊種分類特征之一。
腹部
分11節,第一節不易查見;2~8 節明顯可見,有的蚊種在其背面具有由淡色鱗片組成的淡色橫帶、縱條或斑;最末3 節變為外生殖器。雌蚊腹部末端有尾須一對,雄蚊則為鉗狀的抱器,構造復雜,是鑒別蚊種的重要依據。
危害性質/蚊子
蚊子屬四害之一;其平均壽命不長,雄性為3~10天,雌性為10~20天。世界上最致命的動物排名NO.1蚊子,每年致死人數超過72.5萬人。
蚊子有雌雄之分,雄蚊觸角呈絲狀,觸角毛一般比雌蚊濃密。它們的食物都是花蜜和植物汁液。雄蚊口器退化,雌蚊因繁殖需要,在繁殖前雌蚊需要叮咬動物以吸食血液來促進內卵的成熟。
蚊子的唾液中有一種具有舒張血管和抗凝血作用的物質,它使血液更容易匯流到被叮咬處。被蚊子叮咬后,被叮咬者的皮膚常出現起包和發癢癥狀。幾乎每個人都有被蚊子叮“咬”的不愉快經歷,更準確地說應該是被蚊子“刺”到。蚊子無法張口,所以不會在皮膚上咬一口,它其實是用6枝針狀的構造刺進人的皮膚,這些短針就是蚊子攝食用口器的中心。這些短針吸人血液的功用就像抽血用的針一樣;蚊子還會放出含有抗凝血劑的唾液來防止血液凝結,這樣它就能夠安穩地飽餐—頓。當蚊子吃飽喝足、飄然離去時,留下的就是一個癢癢的腫包。但是,癢的感覺并不是因為短針刺入或唾液里的化學物質而引起的。我們會覺得癢,是因為體內的免疫系統在這時會釋出一種稱為組織胺的蛋白質,用以對抗外來物質,而這個免疫反應引發了叮咬部位的過敏反應。當血液流向叮咬處以加速組織復原時,組織胺會造成叮咬處周圍組織的腫脹,此種過敏反應的強度因人而異,有的人被蚊子咬后的過敏反應比較嚴重。
蚊子每次叮咬吸吮大約五千分之一毫升的鮮血,每次飽餐一頓之后,蚊子通常是在出生地2公里范圍內活動,不過最遠活動距離可達180公里。
每只雌蚊子一生產卵總數約為1000-3000個,它們一般把卵子產于水面,兩天后孵化成為水生的幼蟲——孑孓(jiéjué)。孑孓以水中的藻類為食,它們經歷4次脫皮后才成長為蛹,漂浮在水面上,最終蛹表皮破裂,幼蚊誕生。
蚊子的生命周期包括卵、幼蟲、蛹、成蟲4部分,一般卵1-2天,幼蟲期5-7天,蛹2-3天,成蟲羽化至吸血產卵3-7天,整個世代1-2周左右。